為取得消費者的信任,很多保健食品廠商會在網站上貼出SGS檢驗報告,說自己的產品都有經過檢驗沒有問題,但是其實有兩大細節要去觀察 ! 不過在討論SGS檢驗報告前,先來科普一下保健食品的「內部檢驗報告」及「外部檢驗報告」的差別 。
內部檢驗報告
製造原料廠基本上都要符合 HACCP (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) 或 ISO22000 ( 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管理食品安全系統 ),所以一定會有基礎的檢驗能力,對於不同批生產出的原料,都會做分析檢驗,如 : 微生物檢驗、外觀、含水量等,進而產生內部檢驗報告 ( COA, Certificate of Analysis,又名規格書 )。
因為屬於「自評」,有可能有造假嫌疑。所以這時候需要「外部檢驗報告」。
外部檢驗報告
標題所說的「SGS檢驗報告」就是屬於第三方認證的外部檢驗報告,台灣有名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除了SGS之外,還有台美、全國公證。基本上廠商為了產品品質管理,會額外再進行第三方的外部檢驗。有SGS檢驗報告會讓消費者對品質安心,但其實還有兩大細節要去注意 !
(1) SGS檢驗報告是否公開 ?
大部分產品 SGS 檢驗報告會公告在官方網站,或貼在網路通路頁面下方資訊欄,再來也可能會在產品外盒印製QRCode讓消費者自行掃描檢視。但消費者還是要注意,購買的批次與SGS檢驗報告上的批次是否吻合。
(2) 是否有逐批檢驗 ?
即「每次生產新的一批產品都會送檢驗」,這個對消費者是最大的保障,確保每一批的原料生產過程及製造流程都安全無虞,但因為成本較高,少數廠商才會做到逐批檢驗。
很多廠商只會把第一批產品送檢驗,之後就宣稱所有產品都沒有問題,然後貼在網路通路頁面,有些圖還會縮的小小的字都看不清楚。所以消費者可以多留意檢驗報告上的日期是否為最新一批次。
結論
所以下次不管在實體通路、網路上購買保健食品,可以多注意 :
(1) 是否有「第三方檢驗報告」
(2) 第三方檢驗報告檢測「日期」
(3) 第三方檢驗報告是否「逐批檢驗」
以上這三點都是「加分項目」
那種萬年同一張縮圖、看不清楚字的報告,真的先打問號。如果都第三方檢驗報告都有公開,也都有逐批檢驗,那這個廠商在產品品質管理上,是可以放心購買的 !
舉例符合的品牌 : 藥師健生活、營養師輕食,都有在官網上公布檢驗報告、日期 !
打造健康的生活,從日常做起 : ) —Gina巨娜藥師
不想錯過「Gina巨娜藥師部落格」文章?填寫下方email,持續更新所有「健康相關」乾貨